今年9月以来,江西省火电企业克服煤炭资源紧缺、煤电价格严重倒挂、火电行业性亏损等不利因素,坚决落实保供责任,不计成本全力以赴保障电力供应。
一是省委、省政府高度重视。由省发改委(能源局)牵头会同有关部门,落实燃煤发电上网电价改革措施,推动增加信贷额度、缓缴税费和调增购电费现金支付比例等纾困措施落实到位,保障煤电“压舱石”正常运转。
二是启用市场化工具速度“全国领先”。7月份制定时段交易“基准+浮动”机制,缓解火电企业经营压力,是全国较早通过市场化方式疏导保供压力的省份。
三是对接国家纾困政策“不折不扣”。9月份即落实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上限上浮10%,从10月起,将市场交易价格浮动范围调整为上下浮动原则上均不超过20%,10月、11月市场化交易结算均价分别为0.471元/千瓦时、0.479元/千瓦时,相比基准电价上浮13.7%、15.6%。
四是协调银企对接“丰富多样”。落实煤电企业四季度所得税及增值税缓缴政策,争取信贷支持,增加信贷规模,满足采购电煤采购流动资金和新建项目建设资金需求。
五是提高购电费现金支付比例“全额支付”。协调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将购电费现金支付比例调增至100%,缓解火电企业流动资金压力。
通过增加入账、延缓税负、提前落实流动资金等措施,省煤电企业亏损情况好转,度冬保供能力得到有力提升。